留言處

留言處
Powered by ShoutJax
Playlist

This chanting of Pure Land Buddhism is free to listen and distribute. 
You are welcome to browse, listen, chant/recite and share the link of this page.
Playlist:
1.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2. 回向偈 (節錄自大悲古寺網頁視頻)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3. 南無阿彌陀佛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4. 阿彌陀佛 歸鄉 佛號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這句唐朝佛經名言後人名山高僧大德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詞句。
淨土宗[持名念佛法]是難遇,難信,若能遇,今生錯過,不知要待多少劫的時間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此網所做功德普皆回向過去今生父母師長、歷代宗親、冤親、有緣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登極樂。
阿彌陀佛 Amitabha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一二八集)2015/2/26

以下文字摘自此網頁:http://edu.hwadzan.com/djplay/1/14/2289 點擊這裡閱讀文字或觀賞視頻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恪謹、開蓮法師、開示法師、開律法師、開進法師  (第一二八集)  2015/2/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28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慚愧弟子恪謹向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護法大德、諸位義工拜年。今天向大家恭敬報告的內容是:字以傳道—淺談漢字文字學。
       《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國人為學,是為求道,所謂遣有涯之生,弘無盡之大道也。其要旨與西人「主與我等同在(God is amongst us)」異曲同工。此中之妙,非明德者不可窺其堂奧,雖聖人亦不欲多言。誠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道,雖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言、不可說,但自古東西方聖人,無一不以道設教,無日不望弘道之人多多益善。人雖與天地共尊三才,本性本善,若失教,亦不知道之所在、德之所由,繼而為身所累,為欲所役,於己則心勞身苦,於世則日趨末日。一氣不來,萬劫不復,大道不彰,舉世沒頂,甚為可怕、可嘆、可惜!
       《聖經》每每警世人,切勿為欲望所牽而坐至滅頂,當奮起振作改過,務求提升靈性以擺脫生死牢籠而後已。(If you live according to the flesh,you will die;but if by the Spirit you put to death the misdeeds of the body,you will live。Romans 8:12-13)。聖人設教,主旨雖中外不二,古今無異,然如何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以期代有傳承,代出聖賢,則必仰賴漢字與文言文為媒介。尊敬的師父上人畢生弘揚傳統文化,耄耋之年講學不輟,而不知老之將至。老人家告訴我們,漢字和文言文是人類社會真正偉大的發明,千年來科技的發明對人類社會之貢獻都比不上漢字與文言文。故有必要將我國字以傳道之思想,淺述如下:
       一、伏羲八卦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指出,在漢字出現之前,聖人給世人制定了八卦,以表明萬事萬物的規律與變化。「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這是說伏羲氏(即庖犧氏),用符號(即八卦),向世人昭示憲象。所謂「憲象」,即通過觀察自然,從而推知變化規律,並且給予每個變化以相應的名稱。例如,全部為陽爻者,取法天,為乾卦;全部為陰爻者,取法地,為坤卦。每一個名稱都務必恰如其分,稱為正名。
       卦是上古用蓍草乾燥的莖以占卜(見圖一)。蓍草是一種菊科植物,古人用乾燥的莖來占卜。西方古人也認為此草有神力,相傳在特洛伊戰爭時,便用此草為將士療傷。唐代賈公彥為《周禮》作疏,云:「卦之為言掛也,掛萬象於上也。」這是說卦相是用來表示萬事萬物之現象的,而八卦則是指八方事物的樣子。這是古代占卜以教化,幫助人們趨吉避凶,以恰當的方式處理事務的一種方式。《易.繫辭下》說,伏羲氏通過這些符號,「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即漢字從醞釀誕生起,便是方寸之間見乾坤的。
       正名是科學的
       上古的聖王重視正名,這是有著深奧的科學根據的。現代科學家指出,宇宙由三個部分組成:物質、能量、信息。每一個名背後都有與之相應的能量,正面的信息有正面的能量,負面的信息的能量也是負面的。組成物質的粒子受能量場的作用而呈現不同的排列,這個規律現在已經在水結晶形成方面做出了物理實證。
       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對同樣來源的水,分裝在不同的瓶內,然後貼上不同的文字(即信息),如「敬愛、我恨你」等等,再於零下五度結冰後,觀察其結晶的形成情況。通過上萬次的實驗他發現,正能量帶來整齊有序的結晶,如同寶石、雪花一般美輪美奐;負面的能量造成混亂無序,結晶破碎,甚至不成形(見圖二)。這是不同的信息令完全相同的水的樣本,在零度之下結冰時顯示出不同的結晶狀態,正面的信息帶來美麗的結晶,負面的信息導致醜陋的結晶。江本博士指出,信息就是我們的念頭,它既然能夠對水在結晶過程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可以推知,信息對於其他物質的影響也和水一樣。因此,念頭的好壞,分分秒秒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環境。正確、恰當的信息,也就是正名,可以影響社會環境,令天下大治,萬事萬物各居其位、各司其職、井然有序。這就是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所言,聖人造字,「百工以乂,萬品以察」。
       從當代科學實驗可以覺察到,上古聖王治理首重正名是多麼高深的智慧!能夠做到這一點,便導正整個族群、整個時代,不可不察也。如此方知,我國從秦漢到晚清的兩千多年來,言必引古典,執政必尊三代,並非為科學落後所致,這恰恰正有很高深的科學依據。今人若明此理,必不敢視上古為蠻荒,或將好古貶為泥古了。所幸的是,孔子論述正名,記載在《論語》中。孔子所處的時代,其混亂程度甚至超過了末代周幽王。為此,子路問孔子,如何為亂世帶來和平、安寧?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生長於亂世的子路頗為不解說:「老師您怎麼這麼迂?」孔子回答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意思是說,言語不恰當,名稱不妥當,工作就做不好;工作做不好,國家禮樂制度就做不起來;禮樂制度做不起來,刑罰就不能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生活了。
       由此可見,伏羲氏因名正言順、人民各安其位而天下大治,是古人最重要的社會管理思想,也是漢字的源頭,真的是字字都有來歷,都在傳道、都是教化。儘管孔子所處的亂世,理解這個道理的人不多,但是在孔子逝世五百年後,佛法東傳至中土,這個道理和經驗之有效性,又得到了佛法的證明。佛經指出「名以召德」,即每個名稱都有能量,都會影響物質。因此,境由心生,境隨心轉。佛在經上還說,一念才動,周遍法界。這就在更深的層次上說明,正名所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一個國家,更是整個宇宙。中印思想在交會之初,不僅彼此互證,光光互照,更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近半個世紀以來,學者對仰韶文化遺址(距今七千年)和陝西半坡文化遺址(距今五千五百年)進行發掘、考察,發現了很多刻畫在陶器上的符號。它們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器皿中重複出現,很有規律,有學者視此為我國漢字的雛形(見圖三、四)。(圖三,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的陶器,有些刻上了的符號。圖四,半坡遺址陶器符號,學者認為,漢字是這些符號逐漸演化而成)。古人記事、命名皆以正為主旨,是古聖先賢對後世子孫重要的教導。上古文字出現之前的符號,尚有待日後通家探其玄妙。
       二、倉頡造字
       從符號開始,進一步演變就出現了漢字,而漢字是同時將符號與卦相顯示出來的表意的符號體系。許慎言倉頡造字,也和伏羲一樣取法自然,稱其對鳥獸足跡予以分類,將這些符號刻在木頭上,成為最初的漢字。被今人視為神話人物的倉頡,《易經》已尊其為聖人。「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這是說像倉頡這樣的聖人,將人們結繩記事的方式,改變成在木頭上刻符號(即書契),這樣國家得到治理,人民也知道如何生活。倉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要落實夬卦的教導。夬卦說:「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意思是說,做為領導人要如同雨水潤澤萬物一樣,平等的惠及天下所有的臣民而不居德。如何能夠平等惠利天下?還在於「揚於王庭」,即發揚教化以長善救失,並且從上到下皆從自身做起。由此可知,漢字造字之時,便是古代聖王看到其臣民難免有過失,而欲大興教化,運用文字幫助臣民立德為本。
       文字的創立與教化的推行,可以說是「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即幫助人們長善救失、樹立德行是造字的本意,傳統中國社會便是圍繞著幫助一切人立德而展開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教出真正的聖賢君子,聖賢君子多了,太平盛世就自然實現了。為此,「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唐代言倉頡造字,「造化不能藏其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故造字以成文,聚文以成書,都是在向世人明示天地聖人之意。字中乾坤有大道,這是學習傳統文化學問的根本。文字學是重要的紮根教育,誠如《大學》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了解造字的過程,再回頭看「大學」,乃至《禮記》全書,方知此中字字句句都是良有以也,明乎此,欽慕、感佩與效法之心油然而生。
       三、漢字表意
       許慎對文字的定義是,「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即按照物類畫出形體,類似今人所言之象形字,便是文;後來形體與聲音相輔相成,出現了形聲字、會意字,稱為字。隨著漢字的發展,又出現了指事、假借、轉注和形聲,此為六書,令漢字成為形音義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表意文字。值得一提的是今人受到西方學術的影響,將文字分類為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兩大類,並將漢字歸為象形文字,這是現代人的誤解。中文重在表意,而象形是造字六書的一個方式,不可以偏概全。
       漢字與古埃及和納西族的象形字,旨趣大相徑庭。首先,無論象形文字還是拼音文字,都是為了應對日常所需,便於互助合作而形成的符號體系。但是做為表意的漢字,卻是為了王道的教化,成就聖賢君子,實現大同之治而創立的。目的就是要將聖人所悟的真理,原原本本傳遞出來,因此才能超越時空。其次,古埃及的政治體系講求社會管理,重視宗教信仰。但是古代中國的政治體系是一切皆為教育服務,每次科舉考試,新進的進士們向皇帝行拜師禮。宰相不能視事,則由禮部尚書(相當於教育部長)來管理;從漢至清,都有碩儒名臣定期向皇帝講學的制度。古代朝廷彼此之間是君臣更是師生,這在古埃及、古歐洲是都看不到的。簡言之,中國的語言文字是我國政治、教育合一的體系中超越時空的智慧載體,方塊字裡藏著的是一個天地宇宙。
       神與鬼:漢字與古埃及文字之比較舉例
       古埃及文之產生,距今四千六百年,它非常神聖、極具裝飾性,並且具有內在的合理性。例如,古埃及文字的神為 ,像人的樣子,後演變成為是神殿上樹立的旗幟。人們看到這個字,就聯想到神殿,自然就能想到神。然而世易時移,萬象更新,信仰轉變,遂令埃及文至公元四世紀時,幾乎完全轉為表音文字而成科普特語,即便如此也未能傳世,五百年後,僅於埃及邊遠地區Bohraic方言中殘存片語。而古埃及石刻上所存留的象形文字遂成密碼,縱然埃及當地人民亦不知祖宗所云。上述之神字,是經過當今歐洲古文字學家破解,方可得知。(見圖五,寫在莎草紙上的古埃及藥典,介紹如何治療哮喘,但是今人已經無法閱讀了。下為距今五千年的卡納克神廟內有著象形文字的巨石柱,同樣的今天能夠讀懂的人已不多了。)
       漢字則不同,以神為例,篆書,神是 。它的左邊是示,表示上天垂相,三豎指代自然現象、心理現象以及物質現象。右邊表示貫通,也就是能夠破除妄想、分別和執著者,自然能夠貫通天地古今。因此神這個字,教化我們要能夠學習聖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從而能夠從各種現象之中看到吉凶禍福。因此,神這個字所傳遞的順吉逆凶的道理,古今都能看懂。(見圖六),師父上人墨寶顯示出神字所蘊含的教化。
       無獨有偶,西方聖人耶穌基督也在以身行言教,將神(God)的教化傳遞給世人:務當順以趨吉,並且謙卑的說自己是歷經苦難才學會恭順,復因恭順而深得天心、得悟正道,故凡順耶穌基督教誨而篤行者,必得吉祥而蒙度脫生死苦海。(He learned obedience from what he suffered,and,once made perfect,he became the source of eternal salvation for all who obey him。Hebrews 5:8-9)。耶穌基督將此深心奉萬民之大慈大悲,此中可見。
       傳統文化為今人所詬病者,莫過於國人看上去神鬼不分,什麼都拜。其實神字教人以順,則鬼則教人不可懷私心。《說文解字》言鬼,「從儿,象鬼頭;自儿而歸於鬼也。從厶。」這是說,鬼字的上半部分甶,是描畫鬼的腦袋,下半部分是儿,意思是人從小兒開始成長,到死的時候就變成鬼了。為什麼有些人死後成仙,而有些人卻變鬼?這是因為有厶,即私的古字。即一個人,若從小到大懷著私心,到死都不能放下自私自利,就真的變成鬼了。這也與佛法貪心是墮落餓鬼道的業因相一致。
       四、做中國人的資格:學習漢字
       每個漢字都是一個教化,即便談神說鬼也是教化,教因果,絲毫沒有迷信。今人不解此道,而將傳統文化和迷信聯繫在一起,實際真正迷信(甚至是迷而不信)的,卻是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因不了解祖宗教誨而斥傳統為迷信,因對科學、西學有些似是而非的印象,而一味崇尚西方文明,想起來都覺得對不起祖宗。
       古埃及文說明純粹的象形文字,若非為了傳道,很難能夠戰勝歷史變遷而不泯滅。而漢字既非拼音文字,亦非象形文字,乃一包含多、多融於一的表意文字,其所傳遞的信息是古今中外聖人設教的傳神體現。聖人設教,天下慕化之道統,從上古伏羲一直傳承至春秋戰國,如此已一脈相承三、四千年;復於秦漢至滿清兩千年間,逐漸發展出近八萬卷之《四庫全書》。真可謂底蘊深厚,博大精深。遺憾的是,由於教育的疏忽,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或塵封在書架,或讀而難解真義,幾成絕學,伏羲、黃帝、倉頡這些古聖先賢此刻恐怕哀嘆、淚流已久!是故,今人學習文字學與西方考古學家破解古埃及文大異其趣,前者重在聞道,而後者實為解碼。漢字之於當今,乃明瞭古聖先賢揭示宇宙人生真相之利器,若不孜孜以學、涵泳其中,則無以明道。
       學習漢字,成教於家
       古人將童蒙養正之《弟子規》、《三字經》等德育教材和《說文解字》的文字學並稱為小學、蒙學,並告誡讀書必先識字,「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即此之謂也。如果說《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及《佛說十善業道經》是養正教育,那麼學習《說文解字》,紮好讀書的根基,便是一生求道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奠定承傳傳統文化的基礎。
       《弟子規》以孔子教學之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為開篇;《千字文》則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三字經》則言心性與教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些深奧的語言,讓三、四歲的童稚有口無心的誦出,一度為現代教育界所詬病,認為遏制孩子的天真。然而國人逐漸發現,善用生命中最為清淨的童年,將能夠影響一生的教導熟稔於胸,人格於此得以養正,畢生深受其益。是故近年來背誦古文又蔚為新風。然而,讀誦之風雖日盛,實收其益者卻有限,查其緣由,皆在未遵古法所致。學習漢字當以了悟天地大道為宗旨,則教學法必不可以雜學旁收、速度效率為追求。
       今人視尊古為泥古,遂厭棄其教學法。事實上,若無仰信古聖先賢之教導真實不虛,若無卑以自牧、學而時習、尊重奉行,則入道之門早已經被懷疑、傲慢堵住了。如此背書,於己徒長浮華,於世則或因未見實益而疑情日增;或因表面文章而屢遭憎惡。是故,對古聖先賢戒定慧的教學法,我們不得不以百分之百的誠敬,信受奉行於生活點滴之中,以期個人因讀書變化其氣質,聖道因力行而得以弘演。
       昔歐陽修之母,不斷重複在沙上劃字以教子,遂成就一代文豪。今人亦可效法,以其不費事而效果彰也。母親若能於家中閒坐時,與孩子一同恭讀《說文解字》,重複三十至一百遍,堅持不輟,可助孩子收心以增定力,長此以往,必有不期之效,或煩躁多動轉為安詳從容,或愚頑蒙蔽轉為茅塞頓開,或忤逆桀驁轉為有禮恭順。母子同心,潛心一志,學習聖教,其轉化人心之效果,非語言可盡書。若有天資可嘉、因緣成熟者,母親可與孩子一起重複用毛筆書寫當日所學部首,重複寫上數十遍乃至百遍,由此長養孩子恭敬、安閒之氣。及長,必可抵禦世俗浮躁之風而樹正氣、言正聲,長善救失之母教,由此得成於家。
       與此同時,父母(尤其是母親)和孩子還需補習《弟子規》,在背誦蒙學教材之餘,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恭聽蔡老師講的《弟子規》,務必讓己身正,不令而從之身教,化導全家。這樣雖家中所費無幾,孩子讀書上學,萬事隨緣,卻因賢母之力行,曲己而後成家道,遂令舉家上下和樂且耽。若信仰不同,可文而化之,家風郁郁乎文哉;若信仰相同,則更是天國再現、極樂再臨,豈不快哉!果真有此模範家庭為世人表法,舉世必於傳統文化安世治民之真實效驗,信心大增。印祖當年所言,女子為天下太平之根本,便在於母親將傳統文化的教育帶回家中,此謂足不出戶而成教於國。母親的責任多麼重大!
       三家村的窮秀才
       儘管文字學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傳承,宛如江河之源泉、樹木之根本,但是重視研究者為數並不多。尤其是近百年來提倡白話文,古文字學幾成絕學。多年來,師父上人憂學之不講,道之不行,期待文字學能有人學習、繼承。所幸的是專門研究、學習文字學的學者終於出現,通過傳統教學法,將絕學再現於當世。其意義之深廣,恐怕不亞於孔子作春秋、刪詩書,西漢發現石壁暗藏古文經書!冥冥之中,祖宗護念,此中可見。
       古文字學的學習、繼承,歷史上可以說只有三家村的窮秀才方做得。千年前,蘇軾送朋友赴官,賦詩言志:「我在東坡下,躬耕三畝園。……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緬懷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對宣室,白首代堯言。」這是說在偏僻的小地方(三家村),老老實實的教學,則可以使風俗敦厚,如此終老,亦是代聖王教化天下。蘇軾所言,可以說是前輩文字學聖賢平生寫照。
       遠承上古之風,著書以傳世者首推許慎(公元58-147年)。許慎所在的時代,師法已衰,雖然講述儒家經典之舊例尚在,但已然徒具形式,博士倚席不講,經術之風微矣。在這個關鍵時刻,許慎將瀕臨滅絕的古文字學,加以整理,綜貫萬原,當世未見。聖人殫精竭慮,在存亡繼絕之時,憂大業之陵遲,遂苦心孤詣,委屈以成。雖是孝廉,時稱五經無雙,卻僅為洨縣縣令,畢生不謀晉升,終老於家,子孫亦皆淡泊。可謂三家村的窮教師。有夜郎國尹珍前往許慎家中求學,學成之後,也像老師一樣回鄉教授,遂令當時尚且蠻荒的南域,從此得以出現文明。這就是真正好老師,能夠帶給社會的貢獻,為往聖繼絕學,化蠻夷為文明。
       一千七百年後,段玉裁承繼許慎之學,亦如許慎,官僅至縣令,此時段玉裁開始註《說文》。後為學問,辭官回鄉,身無長物,唯七十二箱書隨身,專心著書,終老於家,年逾七十,此書方成。此時,因老衰,其校訂皆託付門人弟子,弟子們協力將此書付梓,於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五月。四個月後,老人就在貧病交加中辭世。聖教的傳承,無不是嘔心瀝血。段玉裁貧困一生,幾無立錐之地,著成《說文解字註》傳世,遠承上古造字終極聖意;昭示先祖聖教於亂世來臨之前。今黃念祖老居士為《無量壽經》作集註於亂世,「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此皆聖人垂範於存亡繼絕之時,警示後人「唯艱難困苦備嘗之已,方可成就」。
       據其門人回憶:「許氏著書之例,以及所以作書之恉,皆詳於先生所為註中。先生亦自信以為於許氏之志,什得其八矣。」這段珍貴的記錄,證明真實學問之承傳,超越時空、超凡脫俗,其所由者無它,惟誠,惟信。誠者,心無雜念,為法忘軀,嗟行躓踣,謹守師教,不忘初衷。信者,信「德不孤,必有鄰」;信能悟道之心、所悟之道人皆有之,無二無別,制心一處,定能成就。如此必蒙祖宗護佑、佛力加持,千載之外,心心相印,此即「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也者,未曾須臾離也。
       五、傳承師道
       二千四百年前,西哲蘇格拉底口諭眾弟子:每日甩手數遍。一年之後,復問弟子有無堅持,弟子之中唯柏拉圖堅持不輟,遂為之傳法。東西方事師之道,皆不出老實、聽話、真幹。唯我國因有漢字傳道,文言載道,故聖道雖中西無二,但傳承至今,僅我中華民族一支。
       古代聖人,如伏羲和倉頡皆念念都在化導世人走入正道,個人幸福安康,社會長治久安。先以正名,後以造字,令聖教由此得以傳播、傳承。我國由古至今,皆十分恭敬字紙,此為重道;有才學者,立德、立言而又述而不作,此為敬師。
       要言之,恭敬學習文字學,所傳承的不僅是至德要道,更有師道至尊傳承不易。若廢孝道而不明尊師,或表面尊師而不知重道,則無法力行古聖先賢的教導,師道亦必因學人之表面文章而永絕於世矣!孝道若不繼,師道若不存,傳統文化遂不能見存於世;文明之光湮滅,萬世墮入長夜。道不遠人,然人心背覺合塵,為之奈何。
       雖然身處亂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競相以輕視古人、懷疑聖教為風尚。然而幸得祖宗護佑、佛力加持,今天能夠得聞正法,窺得道之一斑。復仰信古訓:人人皆可成堯舜,佛性人皆本具,無南北古今,繼而奮起振作,老實聽話,力行孝親尊師,恭敬學習文字,體認古聖先賢的智慧真實不虛,對後世子孫的愛護深廣如海,孝道、師道由此復得以立於天下,他日傳統文化導正天下、太平再臨、禮義大興,亦可期也!
       以上是慚愧不肖弟子努力遵從師父上人教導,恭敬學習文字的一點粗淺的心得,錯漏之處恐怕很多,恭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學長大德慈悲垂教。慚愧弟子恪謹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越溪同修的報告,感慨萬千。今天我們中國人有幾個人醒過來?看到民族這樣的一樁大事情,就是我們的文化到了存亡的邊緣,我們這一代不救,下一代人想救也救不了。換句話說,機會就在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人要刻苦、要耐勞,要學習古人犧牲自己把道傳下去。這是中國傳統大道的根基,根本的根本,值得這樣做,我們不做,沒人做了。我們做得是非常辛苦,像許慎,過去這些人,這些前賢,段玉裁這些人,絕不為自己升官發財,把這個犧牲掉,把這個東西傳給後世。他這一生窮苦,我們知道來生的福報,黃念祖老居士說的,不得了又不得了,來生大福報。你救中國傳統文化,那是多麼大的事業,這個世間上還有什麼樣的大事業能跟它相比?找不到了。所以我們幾個同學,還好你們很年輕,遇到了,終於搞明白,我這一生要幹什麼。這一生為什麼?救中國傳統文化,救就是救後代億萬眾生。
       湯恩比博士告訴我們,拯救今天的社會,只有中國傳統文化。他說了兩樁事情,一個是孔孟學說,一個是大乘佛法。孔孟學說、大乘佛法的載體全是漢字,文言文。我們要救從哪裡救起?從漢字、文言文救起。要非常認真,學一百遍、學二百遍、學三百遍,根就紮穩了;再努力,能夠學個五百遍、八百遍,根深蒂固。我們來教小朋友,我們相信有一些家長他覺悟、他明白了,把孩子送到這來教,有一個教一個,有二個教二個。我們不希望很多,為什麼?沒那麼多人,人太多,我們一個人也教不了。過去李老師常常告訴我們,一個好老師把學生都教成才,他有能力教幾個人?十個人。為什麼?十個人你各個都能照顧得到,十個以上精神就分散了。如果這一個班上,有三十、四十個人的時候,就很難教。你看都是頂尖的,不要多,要精,不要多。孩子教了之後,我們自己做榜樣給他看,他慢慢學會了,他也發心一世不求功名富貴來傳道。
       這篇文章我深深感到,越溪同學要把它細細講一遍,就在這個基礎上詳細講一遍做成光碟。看有多少人能夠從這光碟上多聽,能聽個十遍、二十遍他會醒過來。醒過來的人愈多愈好,這就有救了。你就在這邊費一點時間,在這邊錄製光碟,愈詳細愈好,現在人不詳細他聽不懂。看古人的這種苦心,在全世界,你看看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你看《薈要》,《薈要》是當年乾隆皇帝自己讀的,總編輯是紀曉嵐。他告訴紀曉嵐,怕《全書》太長,《全書》還沒有編完他自己壽命到了,就感到遺憾,所以將《全書》裡頭最好的、最重要的編一套給他,給他自己看,這就是《薈要》,是《全書》的三分之一,價值非常高。因為《全書》裡頭對清廷不利的,他都把它刪掉,而《薈要》裡頭保存完整,所以《薈要》的價值超過《全書》。我們將來要學習的話,指導別人學習從《薈要》下手,讀完《薈要》之後再看《全書》。乾隆也是有這麼一點私心,把古人東西改了、刪了,雖然沒墮地獄,我們聽說他現在在人道,現在在新疆,是個普通的老百姓。畢竟這是大功,大功裡面的遺憾就是把它刪除,這不應該刪除的東西他把它刪除了。所以人要看得遠,要看到來世,看到來世就知道應該怎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為今世,為來世。他當時沒想到這一層,也沒人提醒他,他是很聰明的人。
       寶,老祖宗留下來的,是留給後世每個子孫的,不是專留給帝王將相的,它是留給全民的。今天我們知道,老祖宗留下來這個要周遍全世界,整個地球上的人都有分。所以決定不能破壞,破壞的罪過太重太重了,真的是阿鼻地獄。祖宗留下來的確實都是經典,經史子集都是經典,都不是普通的典籍,跟宗教裡面的典籍我們要等量齊觀。信仰宗教的人對經典尊重,我們希望對中國古聖先賢留下來的,就像宗教經典一樣珍重它,一樣尊敬它,認真努力來學習。學習要用真誠心,要用恭敬心。印祖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說得一點都不錯,沒有恭敬心,佛菩薩來教你也得不到利益,所以學習的態度要具足。如果稟性能真正像海賢老和尚一樣,老實、聽話、真幹,沒有一個不成就。海賢和尚生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是非常時期,是個動亂的時代,這個動亂史無前例,他走了。今天我們處的這個世間,跟他老人家在世(三年前),動亂的頻率又上升了,沒有減少。想到為古聖繼絕學,這個使命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不要客氣,真正把它接受過來,把它扛起來,我們真幹。沒有人願意做,我們來做,做人家不願意做的工作,好事情,祖宗加持我們,諸佛菩薩、一切善神都保佑我們,我們有這個信心。好,細講,要細講。
       學生:開蓮法師,慚愧學生現將最近學習心得恭敬向大家匯報如下:
       為期一個月的《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於二O一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結束,時光如梭,轉眼間一個月的時光在匆匆忙忙中度過。如今把心沉澱下來,回想自己在這一個月中的經歷,有感動也有收穫。這一次的辦班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這幾年來在道場修學的一次綜合考試,勘驗自己在這幾年中是否真正用心的學習,有哪些收穫?在這些天中和學員們一起成長、一起生活,從早晨起床上早課,到晚上的分享交流,全天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很緊張,但是很充實。在此期間,學員們虔誠的求學態度和對善知識的真誠敬仰,深深的感染著學生,讓學生自嘆不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在修行的道路上依眾靠眾,對自己來說是一種鼓勵,期許自己將這種鼓勵帶給身邊的人。同時學生看到了現在的社會需要正法的人太多了,需要師父上人的人太多了,需要善知識指導的人太多了。在這些學員們帶來的感動之中,更加提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師父上人帶領著四眾弟子學釋迦佛,走釋迦路的價值與意義。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教育行業,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師父上人說:歷史上有兩位成功的教育者,一位是釋迦牟尼佛,一位是孔老夫子,因為他們都是先行其言,先做到然後再說,眾生看到後自然會依教奉行。這次的辦班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自己受益一分、落實一分,就能真實利益眾生一分。在每天照顧大家飲食起居的過程中,學員們表現出來的是感動,甚至還流下了淚水。在這當中最快樂、最感動的其實是自己,因為慢慢的學會了付出,眾生於我有恩,現在是我報恩的時候,自私自利的心逐漸的放下,為眾生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的時候。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感受到弘護正法的不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中深深的期許自己,一定要放下自己,為師長們的日夜奔波減輕一分辛勞,這些都給學生今後的修學帶來了很大的動力。在此期間,學生發現自身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處眾的過程當中放不下面子,虛榮心很強,因此有很多的夾雜,對人不真誠,在內心深處仔細的省察根源在哪裡?原因是自己從來就沒有低下頭來看清自己的毛病習氣,不願意承認,總是自欺欺人,掩飾自己,給自己的毛病習氣找理由、找藉口,高處有險,低處才有道。讓學生慢慢的開始承認自己的過失,找出自身的不足,原來低頭認錯才是成長的開始,敢於面對並勇敢的克服,心裡才開始踏實,原來承認過失的態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學生在與人相處時,因為放不下自己的意思,心中的控制、佔有欲很強,所以令身邊的人常生煩惱。因為執著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慢慢的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什麼事情也做不好,而且做完之後心也不安。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經常會把自己的意思強加於人,並沒有真正聽出對方的需要。心中裝的全是自己的邪知邪見,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就裝不進來了。學生在向師長請教問題的時候,師長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而學生的心中已經準備好下一個問題要請教了,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心浮氣躁,善知識對學生的教導一句也沒有聽進去,反而增加了妄想不能受益。所以學生意識到聽話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意思的重要性。平時不聽別人講話,師父上人講的話當然也聽不懂。所以在每次聽別人講話的時候先告訴自己把心靜下來,不要急於發表意見,用心的感受對方的需要,針對別人的需要來說話,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對方。不要在別人講話時,自己在心裡已經打好了小算盤。往往很多時候,對方不需要我們幫助他解決什麼問題,只是需要我們做一個傾聽者,那就更應該耐心的聆聽,而不是當對方話不投機的時候就不耐煩,不想繼續聽下去,這就失去了慈悲心。有慈悲心才有智慧,才能在眾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的給予幫助。原來學生一直都是以自私自利為考量,沒有考慮到眾生需要我怎樣做,我應該怎樣照顧幫助眾生。這件事情如此,想必很多時候做事都是如此,學生需要在接下來的日常生活中多為大家著想,從用心感受別人的需要開始。修行路上有進有退,動力就來自於父母、師長的恩德,常常在退心懈怠的時候,是這兩股力量在支撐著自己,讓自己重新鼓起勇氣。承接父母師長的恩德,並將這種恩德傳遞給一切眾生,這才是真正的學問,真正的報恩。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蓮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開蓮師的心得報告,能反省,能回頭,這是好事,一定要有勇猛心,不能夠受外面環境的誘惑。現在這個時代,如果功夫用力不勤,很難不墮落,煩惱習氣是無量劫累積下來的,伏不住,用什麼方法都沒辦法。外面的誘惑比往年年年在增長,現在不是年年了,現在我看,每個星期都不一樣。這對於真正修行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如果沒有智慧(智慧就是看破,了解事實真相),不能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那肯定受外面境界影響。外面是財色名利、七情五欲,天天在圍繞著,修清淨心多難。但是難能可貴,愈是難,說明你的功夫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會有成就。珍惜你自己的那一點小功夫,要不斷的提升、不斷的增長。
       惡念,咱們念佛法門好,它不教我們消業,它教我們念佛,心裡面只裝佛號,其他的無論是善還是惡都把它放下,都清除它,心裡頭念念皆是阿彌陀佛。落實到生活,看一切人是阿彌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彌陀佛,看一切萬物都是阿彌陀佛,我們的功夫就得力了,就不會受負面的干擾,全是正面的。好人阿彌陀佛,壞人也是阿彌陀佛,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這是觀想念佛,很有效果。我們生活在哪裡?我們生活在阿彌陀佛心中,那就是生活在極樂世界,不要有雜念,不要有妄想,這樣就好。
       學生:開示法師,慚愧學生現將近段時間的修學心得恭敬向大家匯報如下:
       為期三十天的「大士閣首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轉眼間落下了帷幕,學生的思緒也隨著收尾工作在進行梳理。回想這三十天的經歷,真是既感動又慚愧。感恩三十多位菩薩家長陪伴我們生活學習,與我們一起分享生活中笑容和淚水,帶給我們無盡的感動和歡喜。從您們身上學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學到了很多很多,和您們一起度過這段緊張而又充實的日子,是學生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
       甲一、生日晚會——演繹母慈子孝
       此次學習班學習期間恰逢兩位學員過生日,而這兩位學員又剛好是道場兩位法師的母親,大家長慈悲安排,為這兩位母親舉辦了一場生日晚會。為了給壽星們一個驚喜,大家都非常配合,準備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默默進行,直到晚會開始,她們才恍然意識到,原來自己是今晚的主角。在柔和的燈光下,晚會現場彌漫著一股溫馨。當兩位母親的兒子分別出現在大屏幕上,深情的為母親讀一封信,一封寫滿了祝福與感恩的長信時,把晚會推向了高潮。那真誠的感情、懇切的話語,加上一片赤子之心,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流下了感動而幸福的淚水。接下來行跪拜禮和分享蛋糕的場面又一次次的打動著大家的心,整場晚會大家都沉浸在一片幸福和感動之中。兩位母親更是感動至極,一直淚流不止,但是那掛滿淚水的笑臉在堅定的告訴大家,她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們不在乎兒子的信寫得多好,話說得多美,而是感受到了兒子的成長與擔當,看到了正法的希望和未來,把兒子交給佛菩薩她們放心、安心。
       說出家是大不孝,這種誤解由來已久。其實,出家人是最有情有意的,只是報恩的方式有別於民間而已。今天兩對母子的演繹,打消了多少人的顧慮和不理解,真實的為出家正名,為孝道註解。深明大義,送子入空門;母子連心,念佛出輪迴。走出一個小家,投入如來大家,父母捨我一人,我將要天下的父母都獲得幸福。這是何等的勇氣,廣闊的胸懷!小孝孝一人,大孝孝天下,這是一個大孝之人發自心底的鏗鏘誓言。選擇了這條路就義無反顧,我要用一生成就來報答親恩,報答天下父母。因為「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成佛才是圓滿孝道,以此來演繹一場世出世間最圓滿的母慈子孝。這場晚會帶給學生深深的感動和思考,更加堅定了自己成佛報恩的信心。父母的期盼、眾生的需要就在我的眼前訴說,我還有什麼理由懈怠、退縮?
       甲二、梵唄課堂——大悲慈父在召喚
       「回家吧,孩子……」,聽著彌陀慈父的深情呼喚,梵唄課上大家一時淚如雨下。原來我們是一個個可憐的乞兒,在六道裡流浪了許久許久,大悲慈父一直都追隨著我們,不曾離開。那聲聲呼喚也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太貪玩、太麻木,竟然不曾聽到。
       今天靜下心來和大家一起傾聽大悲慈父的呼喚,聲聲都在撞擊著學生冰冷麻木的心靈,奔流而出的淚水,一遍遍的洗刷著學生內心的迷茫,流浪的辛酸,輪迴的煎熬,還有無盡的慚愧和懺悔。回想在每天的生活中,尊敬的師父上人語重心長的教誨,大家長苦口婆心的勸告,身邊同參道友的善意提醒,不都是大悲慈父對我的深情呼喚嗎?他化身無數,應機示現,一直在我身邊,不厭其煩的呵護著我,為我指引回家的路。而我的無知與傲慢一次次的傷透了大悲慈父您的心,也使自己一次次的錯失了回家的機會。而您的慈悲和包容,讓我回想起來羞愧難當,自己是那麼的不仁不孝,無義無禮。而您卻一如既往的在等著我這個頑固的流浪兒回頭,等了那麼久,等得那麼辛苦……我可憐到了極處,您慈悲到了極處。這一次抓住了您的手,我尊敬的大悲慈父,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大家長,我再也不放開,跟定您,聽從您的召喚,直往極樂老家走。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示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
       老法師:開示法師這一篇報告,我們聽了之後也很感動,希望你的警覺要常常保持。怎麼個保持法?最好每天多聽海賢老和尚的光碟,學劉素雲老居士,她一天最少要聽五遍。大概我們同學當中,她聽的遍數最多,非常得利益,遍遍都有悟處,每天不放鬆,有時間就多聽。先是多聽,聽到真正把懷疑斷掉了,真誠的信心生起來,往生的願力生出來,我非去不可,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留戀,你就可以專心念佛,不聽沒有關係。如果願力不堅固,信心還會動搖,你就一定要多聽。我們每個同學也是一樣的,我是一直到現在,我勸你們看三遍,我每天至少是三遍,非常有受用。
       學生:如何使功夫得力。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慚愧弟子甘肅驪靬古城金山寺佛學班開律,感恩師父上人慈悲教誨,使我們不斷深入了解淨土法門、《無量壽經》及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並告訴我們末法時期只有依靠這個法門、這一部經才能得度。感恩齊老師多年的艱辛護持與培養,並且按照師父上人的要求辦了甘肅淨宗戒律佛學院,為我們提供了安定的修學環境,使我們能夠安心辦道。每天聽師父上人講經,弟子法喜充滿,猶如醍醐灌頂,又如指路明燈,照亮通往西方的光明大道,幫弟子發現所犯的過失無量。這些過失導致自己功夫不得力,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生死心不切。二、對淨土法門了解不夠透徹。三、不能有效對治煩惱習氣。四、未能發大心普度眾生。
       甲一、怎樣令生死心切?
       印祖提醒我們:「臘月三十日,乃一歲之盡日。倘預先未曾打疊得好,則債主怨家,群相繫縛,那容你過。臨命終時,乃一生之臘月三十日也。倘信願行資糧未具,貪瞋痴惡習猶存,則無量劫來怨家債主,統來逼討,那肯饒你。莫道不知淨土法門者,無可奈何,隨業受生。即知而不務實修者,亦復如是,被惡業牽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輪迴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墮落三途惡道,則佛念自純,淨業自成。一切塵境,自不能奪其正念矣。」我們經常以此段開示警醒自己,可令生死心切,自會勇猛精進、認真修行。
       甲二、深入了解淨土法門
       乙一、讚淨土超勝
       印祖曰:「如來聖教,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於修而未證之前,大有難易疾遲之別。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為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此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乙二、一部經、一句佛號即是大總持
       師父上人講:這句佛號、這部《無量壽經》是大總持法門,包括圓圓滿滿的一切法。一切諸佛菩薩名號,一切諸佛菩薩所修所證究竟圓滿的功德,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教,都包括在其中,功德不可思議。所以一定要深信不疑。釋迦牟尼佛從今往後這九千年的法運,真正能修成就的就是這部經,就是這個註解,就是這一句佛號。海賢老和尚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要相信,不能有絲毫懷疑。專學《無量壽經》,專講《無量壽經》,其他的一概不學。一生一部經、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決定不改變。我們的方向,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只有透徹了解淨土法門,真正認識這部經、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才能生起堅定的信心,念佛求生淨土。
       甲三、煩惱無盡誓願斷
       印祖曰:「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乙一、逆境磨鍊
       每當我們碰到逆境惡緣時,往往都會對立或逃避,因而失去了修行提升的大好機會。我們應該回光返照,反省自己,因為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師父上人告訴我們:一個會修行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的心都能清淨平等。對初學來說,修行先要在逆境裡修忍辱,什麼都能忍。一切看不順眼的,慢慢練習看順眼,最後在順境裡修。順境之害,比逆境還要可怕!為什麼?逆境裡面起瞋恚,可以覺察到;順境裡面起貪瞋痴,自己一點警覺心都沒有。佛在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一些修行人往往到最後失敗了、退轉了、墮落了,什麼原因?忍不過。忍這個字是對一切境界,逆境、順境都要忍。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始終保持清淨、平等心。大逆境才有大成就,風平浪靜訓練不出好的水手,只有經歷大風大浪才能勇往直前,把握方向。所以我們先要在逆境中修行才能成就。習氣深、煩惱重不怕,怕的是不能堅忍到底,正所謂是大忍大成就,小忍小成就,不忍不成就。我們無量劫養成的煩惱習氣,確實無法一下子改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我們只要持之以恆,決定成就。
       乙二、一門深入
       師父上人講:「《三字經》曰:教之道,貴以專。古時候學東西,沒有同時學兩樣的,只准學一樣。譬如學《論語》的,要把《論語》念上一千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千遍意思是說多,多到開悟,悟後才可以看別的東西。然後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門門都通。為什麼我們功夫不得力?不會學,不聽話。諸佛菩薩、古聖先賢都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但我們根本沒有依教奉行,還是同時學很多經論,這是貪心。學到了什麼?知識,增長了妄念、煩惱,到最後一樣都不能成就。海賢老和尚告訴我們,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他九十二年沒拐彎,一句佛號念到底,功德圓滿,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我們一定要守住一門,這一門就是一位師父上淨下空老法師,一部夏蓮老會集的《無量壽經》,一部黃念老的集註,一句佛號念到底,只要能專,只要能忍,決定成就。
       甲四、眾生無邊誓願度
       師父上人告訴我們: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修行成佛的根本大願。首先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發菩提心。發心成佛就是為度眾生,佛不度無緣眾生,我們現在跟眾生結法緣,法緣結得愈多,將來度的人愈多。所以發的心量要大,要發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要天天發、常常發。發願並非發空願,要有具體行動,要落實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處事接物中。
       乙一、福慧雙修
       我們在家修行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好好用功。如果怕自己懈怠,選擇在道場共修,則凡事就一定要隨緣,要守規矩。對於道場給我們安排的工作要盡心盡力去做,要能吃苦,空餘時間自己精進用功,做到福慧雙修。印祖曰:「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既已發心做事,卻又認為工作會影響修行,豈不知修行並非什麼都不做了,修行就是在生活、工作、待人處事接物當中磨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想自己,要為正法久住想,為一切眾生想。印祖曰:「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逍遙物外。」海賢老和尚每天工作從早忙到晚,還什麼活都幹,盡量不讓師兄弟們插手,心裡總想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修學。最重要的是在他出家的九十二年當中,從來沒有把任何人事物放在心裡,只是把阿彌陀佛放在心裡,從未丟失過。他就是在生活中修行,每天法喜充滿,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乙二、弘法利生
       從本師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開始,歷代祖師大德將佛法傳承至今,從夏蓮老歷經十年會集了最善本的大經,黃念老晚年身帶重病會集大經註解,師父上人年近九旬仍不遺餘力弘揚大經,到賢公和尚為我們表演大經,無一不是歷盡艱辛,甚至不惜身命,為傳承佛法,為苦難眾生而來。歷代祖師大德的深恩粉身難報!
       師父上人講:佛法是存、是亡,在我們這一代了。如果沒有人接替,佛法會滅掉。這是我們的使命、責任。為正法久住,我們要發心,把世尊的大法繼承過來,自己認真學習,還要傳給下一代,佛法才有救。印祖曰:「唯我釋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弟子慚愧,深知弘法利生擔重路遠,自己德能確實不夠,一直不敢發心。但知恩不報還配做個人嗎?荷擔如來家業又是義不容辭的本分事。這一次一定直下承當,再苦再難,絕不退心,堅定不移的追隨師父上人,把大經傳承下去,利益末法往後九千年的苦難眾生,同成佛道!
       以上是慚愧弟子開律從印祖《文鈔》及師父上人的講經當中,針對性的節錄出部分改過的方法,以此自勵改過,以使功夫得力。恐有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法師、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慚愧弟子開律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律法師省悟過來了。怎麼個修法?學海賢老和尚,你就會有成就。千萬不要把老和尚的光碟、《永思集》看輕了,從這個地方入門,是決定正確的。真的,老和尚這個方法能叫我們很快得清淨心,得清淨心之後再來學經教就很容易。經教為什麼難?心不清淨,妄想多,雜念多,老和尚的光碟能幫這個忙,要記住。還有一份。
       學生: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居士大家好,阿彌陀佛!弟子開進來到甘肅驪靬古城已近一年,回顧以前的學佛歷程,感嘆只學到一點常識而已,在此地很慶幸遇到眾多善知識,對淨土才初步入門。在這裡,齊老師時常苦口婆心的勸導弟子們,「不要閒話聊天,要多念佛,幹活、走路、吃飯都可以佛號不斷」。齊老師並親身力行,常常帶頭幹活為大眾做榜樣。又有道場的法師們十幾年如一日,衣食無顧,從早到晚為道場勞作不停。空閒時,師兄告誡弟子,「幹活要佛號不斷,不念佛,還不如請幾個專業工人來。」至秋冬幾個月,稍微清閒,師兄帶領大眾打佛七不間斷,曾多次勸弟子:「往生很容易,只要信願念佛;念佛不怕妄念多,就怕不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念佛就快樂了。」
       後來有機會集中學習,齊老師讓弟子們先認真聽師父上人講解的《大經科註》。現今師父上人將近九十歲的高齡,仍每天講經不中斷,以無盡慈悲,唯勸眾生能一心念佛,往生極樂。師父上人又勸大眾要以海賢老和尚為榜樣,老和尚九十二年不離一句佛號,也唯有一句佛號大徹大悟,自在往生,為念佛往生做出最好的證明。在諸位善知識慈悲勸解行證下,及學習《無量壽經》和《大經科註》,弟子才認識到,淨土修學一句佛號足矣。
       甲、萬法歸於淨土
       淨土圓頓之法,蒙世尊多次演說,三根普被,凡聖齊收。印光大師言:「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大經解》中言:「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豎出則難,故稱難行道。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大集念佛三昧經》云:「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又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蓮池大師言:「一句彌陀,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善導大師言:「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由此,念佛之法乃最勝一乘之法。
       師父上人言:其他一切法門最終全歸淨土,一句阿彌陀佛是自性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此乃至真之言也。又《觀佛三昧經》云:「佛告阿難,如今善持,慎勿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又《阿彌陀經》云:「當知我(世尊)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持名念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此,彌陀亦如世尊及十方如來,皆因念佛,證無上菩提。
       又《無量壽經》云:「彼二菩薩(觀音、勢至)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極樂世界)。」又《圓通章》云:「我(大勢至菩薩)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又《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又《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由此,《無量壽經》云:「彼無量億諸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又《無量壽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憫,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末後佛囑咐彌勒菩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可知,諸法滅盡,唯有淨土仍度眾百年。當來彌勒大士成佛,必重宣講此法。師父上人言:當前雖是末法時期,但淨土還有不少念佛往生者,這就是有修有證,淨土還是正法時期,沒有末法。因此,淨土乃無上殊勝微妙之法,我們理應信持。
       乙、信願持名難於受持,唯一佛名
       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為往生正因。若真信切願,念佛十聲、一聲,亦得往生。然末世凡夫,障重智淺,信願不足,持名不堅,如何補足?
       一、由解補足
       《無量壽經》云:「聞甚深法,即生信解」,通過經教明白淨土道理,自然生起信願行。然此信難真、願難切,只聞其聲而不見其行;雖能解,而無行之實證。師父上人常勸初學弟子們,要多聽經、誦經,聽懂了,一句佛號就夠了。由此,由解必須實行、實證。弟子初發心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通過這幾個月學習《無量壽經》及《大經科註》,收穫最大的就是信願提升了,對一句佛號的功德利益明瞭了,弟子深信一句佛名即可大徹大悟,往生無礙,有海賢老和尚親身為我們作證。
       二、由行補足
       《無量壽經》云:「當有眾生,值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此言,淨土全由自力之善根、福德及彌陀威神力加持,才能完全受持。《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蓋凡夫善根、福德少故,於信願持名不能受持。種植善根、福德,有六度萬行,然一切諸行,都歸一佛名。《阿彌陀經》中唯勸持名念佛即可往生,六朝《阿彌陀經》石經中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二十一字。《行卷》言:「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說不可稱不可思議至德。」《甄解》言:「弘誓一乘(願)海者,稱佛名也。」蓋彌陀一乘本願度眾之法全體融入一句佛名中,至心稱名即自性彌陀彰顯,其功德如佛也。又《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正如師父上人所言:用什麼方法積功累德,唯有念佛。以念佛功德,而補足信願;又以念佛,而使一聲佛號堅固入心。再者,師父上人講過:以至誠心念佛,願同佛願,心同佛心,行同佛行,必與彌陀相感,就會感應彌陀現身為你授記。由此,而真信切願,專持名號。如《無量壽經.禮佛現光品》中,阿難以稱名禮佛故,得見彌陀現身,以此阿難及與會大眾才深信而發願往生極樂。因此,信願持名之因行,唯有一佛名。
       丙、六度萬行歸一佛名
       《無量壽經》中佛勸五惡眾生行五善,又勸發信願者行十善及六度等行;《觀經》中佛勸大眾行淨業三福、以觀念佛等。修此諸行,迴向發願亦得往生,然以凡夫之心智,千萬人中難有一人。此諸行乃佛陀慈悲,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娑婆凡夫,根劣智淺,於一佛名不能信持。由此,勸行諸善,令其培植善福,開其智慧,待機緣成熟,方能信持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由此《阿彌陀經》唯勸持名念佛。《無量壽經》核心第十八願,也唯勸信願持名。由此,此等諸行,乃「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如善導大師言:「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颶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憫,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又古大德無不以持名為正行,由此,六度萬行,歸一佛名;一佛名即是六度萬行。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大集經》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六度萬行不離戒定慧,而念佛乃定中之王。
       又蕅益大師言:「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師父上人常勸導弟子們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句彌陀,果然一修一切修。正如賢公,只一句佛號,成就圓滿的僧寶形象。又六度萬行,在於斷煩解惑,而淨土之法,只一句佛名存於心中,妄想煩惱不求斷,而自自然然淡去,此乃巧入無生之妙法。
       丁、妄念紛擾,唯一佛名
       印光大師言:「其最初覺有妄念者,由於念佛之故,方顯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則不顯。譬如屋中,清淨無塵;窗孔中透進一線日光,其塵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塵,由日光顯;心中之妄,由念佛顯。」念佛法門,依仗佛力,五逆十惡,亦可帶業(煩惑)往生。雖煩惑不求斷,只需一直念去,則一切妄想雜念,自然淡去,此乃自然中自然相。古大德言:「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在六朝《阿彌陀經》石經中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念一佛名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蓋罪障即煩惱。再者,淨念一佛名,即得諸佛菩薩護念,外魔不能侵擾,而得自在。故念老在《大經解》中言:「(念佛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經》無住生心之妙諦。」在道場,有的同修不願進念佛堂,一進去就妄想不斷,壓都壓不住。師父上人說:沒有妄想雜念,就成佛了。妄想來了,很正常,不要去理它,只管念佛就好。夏蓮居老居士言:「止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
       戊、無論順境、逆境,唯一佛名
       修.藍博士以清淨心為人治病;江本勝博士的《水知道答案》科學實驗都證明境由心轉,如《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師父上人常講:人人念頭都是純淨純善,就會風調雨順。念什麼是最善的?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的本願心,就是我們的願心,那這個地球就是極樂世界。我們妄想不斷,遇到境緣就被轉了。師父上人勸我們,修行就要在人事物外境中修,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就會清淨自在,這才是真修行。正如蕅益大師所言:「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海賢老和尚一生只是幹活、念佛。別人會覺得很苦,但在老和尚心中,念佛歡喜,歡喜幹活,不會累,天天法喜充滿。由此,弟子才體會到,在驪靬古城修苦行的師父們天天歡喜自在的原因。
       己、結語
       學佛是人生最高享受,念佛是學佛最樂之事。師父上人以慈悲哀憫,身行言教,唯勸苦難眾生,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然而末世眾生障重智淺,一句阿彌陀佛難於受持。師父上人言,現代人把學佛、做人的根本遺棄了。由此,師父上人以無盡的慈悲智慧,勸導大眾首先要紮好學佛的基礎,要做到《觀經》中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具體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以此根基,方能漸漸生起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大菩提心,才能生起信願。以此信願,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心中只一句彌陀聖號,求生極樂,必定往生。
       當前社會,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內有貪瞋痴慢疑諸煩惱,師父上人一再告誡我們,要能吃苦,要持戒,念佛才得利益。由吃苦、持戒,才能看破、放下。認識到此大火聚,彼清涼地;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才會重念死生輪迴之可悲,深厭塵勞紛擾為可痛。放下世俗外緣,而事事無礙,安然自在。吃苦、持戒就要學忍辱,才不會被外境所擾。另外,在為大眾勞作中,身心有個著落處,念佛才不會妄想紛飛。由此,師父上人將淨土修學總結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二十個字。最後,以夏蓮居老居士的一首偈來結束弟子淺顯的學習報告: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莫管同與異,休論自與他。止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散亂固成病,分別易入魔。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
       本報告中引用的經論大部分摘自黃念祖老居士著的《大經解》,弟子初學,報告中恐有錯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阿彌陀佛!愚昧弟子釋開進頂禮。
       老法師:我們聽了開進的報告,難得他在《大經解》裡面引用了許多對我們有鼓勵的話,所以這份資料應當要多讀常讀,有好處,這些話都是應該要牢記在心頭的,幫助我們真正解決問題。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