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處

留言處
Powered by ShoutJax
Playlist

This chanting of Pure Land Buddhism is free to listen and distribute. 
You are welcome to browse, listen, chant/recite and share the link of this page.
Playlist:
1.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2. 回向偈 (節錄自大悲古寺網頁視頻)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3. 南無阿彌陀佛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4. 阿彌陀佛 歸鄉 佛號
Free Download 免費下載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這句唐朝佛經名言後人名山高僧大德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詞句。
淨土宗[持名念佛法]是難遇,難信,若能遇,今生錯過,不知要待多少劫的時間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此網所做功德普皆回向過去今生父母師長、歷代宗親、冤親、有緣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登極樂。
阿彌陀佛 Amitabha

Saturday, August 2, 2014

華人世界罕見甚至連西方世界人數不多讀過的湯恩比晚年著作簡報


湯恩比博士在七十八歲至八十四歲之三部著作的彙整報告初稿

網主加註:
著名已故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提出對21世紀人類生存憂慮輿解決方案的重點簡報(共7頁)
文稿取自:歲次甲午護國繫災超薦繫念法會
地點:新加坡 10 Bayfront Avenue, Singapore 018956
日期: 2014年5月24 - 25日 ( 星期六至星期日)
文稿(初稿)編者:匿名未知
文稿頁數:總共7頁(文稿掃描版附在以下或直接瀏覽此網址閱讀或點擊這裡閱讀 http://sites.google.com/site/solvemalaysiaandworldcrisis/important-summary-drtoynbee-writings)
備注:
(一)此文稿可免費流通,但除了原簡報作者之外,不得擅自更改任何內容。
(二)華人世界罕見的已故湯恩比博士的其中一本著作為《Change and Habits (轉變輿習性)》
(三)除了華人世界罕見,或許甚至連西方世界人數不多曾讀過已故湯恩比博士此三本其晚年著作著作重點包括當今21世紀人類可能面對的危機以及解決方案
(四)以上網頁連接頁面附上初稿掃描版,為方便讀者閱讀,也附上此初稿的文字版,藍色字體為網主自行更正此簡報原作者的小部份文字疏漏,盡可能不更動其內容
(五)本人非初稿編者
(六)匿名者節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Dr. Arnold J. Toynbee三本著作里的重點簡報,包括一本華人世界罕見的譯本《轉變輿習性 Change and Habit》。已故湯恩比博士的遠見,超乎當代,適用於當今21世紀的紛亂世界。台灣寶島圖書館似乎只有一本。
(七)此初稿在淨空老法師 Venerable Master Chin Kung 許可下,由其學生之一悟道法師在中峰三時繫念法會期間介紹

湯恩比博士認為,在當今這個精神文明消退技術文明昌盛的時代中,人類必須抉擇,他是要從貪婪中徹底回頭,或是要面對文明徹底毀滅的災難。
(詳情請看掃描文稿:
點擊這裡閱讀

或在以下閱讀此初稿的文字版

-------初稿文字版開始-------

《湯恩比博士在七十八歲至八十四歲之三部著作的彙整報告初稿》

O 本報告主要是彙整並編寫自湯恩比博士於一九六六年出版的《Change and Habits轉變輿習性)》、一九七四年出版的《Toynbee on Toynbee湯恩比論湯恩比)》,以及一九七六年(湯氏過世的隔年)出版的《Mankind and Mother Earth人類輿大地母親)》等三部書籍。

《湯恩比博士在七十八歲至八十四歲之三部著作的彙整報告。(初稿)》以下開始:

湯恩比博士認為,在當今這個精神文明消退技術文明昌盛的時代中,人類必須抉擇,他是要從貪婪中徹底回頭,或是要面對文明徹底毀滅的災難。

湯氏表示,過去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做一些難以挽回的事情;古代的文明雖也會經歷災難輿消亡,但新生的文明隨後便接替而生。然而,當今人類有力量滅絕生命,並終結人類文明的歷史。有鑑於此,湯氏警告我們不能夠讓人類走向災難的邊緣

湯氏在他八十三歲時曾經提到,在當今這個時代中,即使人類沒有遭遇到核武戰爭,然而,人們在心理道德,以及精神層面所遭遇到的混亂輿困境,卻已宛若是一場真實戰爭浩劫

在湯恩比博士辭世的大約前兩年,他接受在歐洲舉行的訪談,當時他老人家指出,只有人們能夠回歸到從前佛陀輿基督教聖徒那種克制慾望的生活態度,並遵守那些古老高級宗教節制自我的戒律輿教誨時,那麼人類才可以避免文明的毀滅否則將來拯救人類的關鍵途徑,有可能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筆者感到,對於這種災難的提及,實乃是一位八十多歲老者對於人類未來一種既仁慈痛心無奈最終期盼輿警告);湯氏認為,若此一災難能夠造成人類物質文明一定程度之破壞,那麼它就可能暫時地攔阻了人類由貪婪走向滅亡的步伐。然而,在湯氏的理念中,真正能夠拯救人類仍是在於人們自發改過自新。他認為人們需要從貪慾中回頭,並且去遵奉高級宗教那些調伏貪慾克制自我戒律。但是湯氏也曾提到他認為人類很可能要等到經歷過一些嚴重的災難之後才會開始轉變一昧追求物質慾望的心態,並從而轉向對於精神世界的重視;在湯恩比博士看來,這種情形很可能會發生的(雖然這應當是他所不忍心看到的)

湯恩比博士表示,在古代的西方世界中,其宗教先知輿聖徒們的教誨裡面(也包括了哲學家的教誨中),都早已向世人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類擁有的物質力量越大只會置人類於更大的危險之中。]湯恩比博士看到人類正以無止盡的貪婪對科學技術作極端之運用並且看到了世界人口的增長以及地球有限且被嚴重剝奪的自然資源,他對此表示:古老高級宗教有著精神應當重於物質的教誨,也有著人類應當自我節制教誡,而在人類歷史上,對於高級宗教這些理念的落實與否,從未像當今這樣直接關係著人類整體文明的存亡繼絕

此外,湯恩比博士相信,在當今這個核子時代中,人類要繼續安全地生存下去世界各國必須要進行團結輿整合;也就是說,全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政治統合是有其必要性的;他認為在這個時代中,提倡彼此分裂競爭是一種走向徹底毀滅的理念輿行為。在湯氏的思想中,走向統合是人類在此時代唯一的生存之路

然而,湯恩比博士也特別說明,要達成不同國家族群之間的政治統合是有其前提的。湯氏指出,從人類不同國家族群彼此互動的歷史來觀察,不同的族群之間若缺少了道德價值觀上共識,那麼要他們從此和諧相處共存是絕對做不到的。

湯恩比博士表示,無論是中國或是過去顯赫於歐洲的羅馬帝國,這兩個文明帝國的政治統合都是建立在其區域文化統合的基礎之上的。湯氏亦提到,在這種文化統合的基礎方面,古代中國實則超越羅馬帝國

湯恩比博士表示,中國能夠在兩千多年保持國家大一統主要因素,就是中國在文化上的統合。他認為,正因為這片中華大地上擁有這種文化統合的基礎,所以中國雖然也經歷過數次內部政權上的分裂,但是不久之後全國便能夠再度回歸到分裂前的統合狀態。湯氏表示,中國這種文化上的一致性早在秦國以武力征服六國之前存在(雖然當時中國各地的文字尚未達成統合),而且這種文化上統合是一種自愿性自發性之文化統合的結果。在中華大地上的部族國家,以及周邊區域的部族國家的人民們,皆自愿性地加入並且融入中華文明之中。(換句話說,中華文化向周邊區域的擴展並非是靠武力的征服來達成的,而是完全仰仗此一傳統文化對於周邊部落國家以及其人民的吸引力而達成的。對此,湯氏甚至曾特別提到過中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湯氏表示,劉邦的祖籍位在江蘇,他認為直至春秋時代,江蘇省都還在中華文明北方的核心區域之外,因此湯恩比相信,劉邦家族的先人應當也是藉由吸取中華文化後才將自己融入到中華文明之中的。湯氏曾經特別以[主動自願的](voluntary)這一形容詞來描述在古代中國所發生的文化統合之情形) 湯氏表示,雖然秦國以武力統合全國後不久便滅亡了,但是由於中國擁有這種文化上的內部一致性,因而使得秦王朝所開創的國家大一統之政治成就最終居然遠遠超越了秦朝本身短暫的政治生命。

湯氏曾提及,近代中國在經歷外國人的欺侮輿侵略之後,改變了自己本來心包天下的政治理念,從而也成為了世界眾國競技場中奮力求取物質競爭力量的一員。湯氏本人也在六0年代親眼目睹了中國當時對於國家武力的強烈追求。(按:當時中國的工程師將國家正在發展的原子武器稱作[爭氣彈]。)

湯氏曾提及,就在西方宗教文明衰退的同時(也就是當西方人遠離基督教教義中那種無私大愛優秀傳統之時),精神空虛的西方世界逐漸興起了一種狹隘的國家主義nationalism)。此一理念提倡不同的族群之間彼此分裂競爭形成許多獨立的地區性主權國家。這些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彼此競爭衝突,甚至訴諸武力。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此一自私短視、只求獨勝不顧人類整體安危的政治理念實乃西方經歷心靈匱乏時的一種表現。湯氏表示,近代的日本在遭受到西方強國的衝擊之後,也採取了西方人這種政治理念,並將自己西化以謀取其物質競爭的力量。湯氏表示,近代中國在經歷西方的衝擊之後,比日本人多忍耐並等待了一百年的時間,自此之後中國才徹底轉變了自己傳統的政治理念。中國本來是一個天朝大國它的心胸原本是涵蓋世界的(或者用中國的詞彙來說,中國人心中所關心的是[天下]而不是國家。)湯恩比博士曾用[心懷世界world-minded)]一詞來形容古代中國(也包括其他一些古代文明)的這種政治理念輿格局湯氏表示近代中國人政治理念轉變是在經歷日本侵略之後才達到其最強烈的高峰;中國人從此而後也採取了西方的那種政治理念,並希望自己能夠藉此擺脫之前所承受的歷史屈辱。然而即便如此,我們在湯恩比博士晚年的著作中仍能夠看到,他老人家依然對中國懷抱著無窮的希望輿寄託他依然相信著,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中國人終將能夠恢復心懷天下廣闊胸襟;而屆時中國也將可以肩負起人類歷史授予他的使命帶領整個世界走向大一統的和平盛世

(筆者按:筆者見到湯恩比博士在闡述他本人對於中國人的信心輿寄託之時,會附帶使用一些委婉的修辭技巧。筆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他老人家自知其想法超出了同時代人們的一般知見甚遠,因此他只能委婉而言之。但是,在論及世界未來之治亂輿興衰時,湯恩比博士總是會將他對中國的一些正面想法安排在其文章最末後的結論之處,而這也正透露出此位睿智老人對於中國確實懷抱著無比之信心。)

觀察湯氏晚年的部份著作,我們也可以說,若缺乏了對於中國人寄望輿信任,那麼他老人家或許根本就不會寫下這些文章。湯氏晚年曾表示作為一個西方人,他也希望西方的文明能夠保存下來而不致於徹底毀滅;而當我們將湯氏對西方文明的這種情感,拿來對照他對中國未來領導世界走向統合的憧憬時,我們也可以說在湯恩比的心中中國人所領導的全球統合將必定會是全世界各種文明輿族群彼此共存共榮和諧盛世;在這樣的一個榮景中,各種文明民族優良傳統以及文化遺產將受到必要的保護而不會遭受到摧毀消亡湯恩比曾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賴中國孔孟學說及大乘佛法。湯恩比也曾說,中國的佛教無論是在高深層次或是大眾層面上,都已經輿中國的儒家以及道家哲學彼此間互融得密不可分了(這是湯氏在一九七四年談論中國唐朝歷史時所說的);換句話說,中國的孔孟學說也就是具備大乘視野的孔孟學說,中國的道家哲學也是大乘的道家哲學無論是時間或是空間上,佛教都把古代中國人的眼光開拓至廣闊無垠的境界透過佛教中國人從原本有限的天地看到了重重無盡的宇宙剎海,因此中華民族也能夠將其原本有限的愛心擴展至對於無盡法界之眾生的慈愛輿包容大乘經論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經題輿內容,亦向中國人展現了多元文化以及不同族類和諧共存境界輿方法佛教的《大乘無量壽經》乃《華嚴經》之歸宿,亦是佛陀四十九年所演說之一大藏教的最終指歸。而在此部《無量壽經》中,人們亦能看到中國的大乘佛法確有容納各種文明宗教廣大心量其教義能夠包容一切不同宗教信徒之善心輿善行導其歸入超越世間的佛教一剩願海)。湯恩比博士曾在人類的宗教史上佛教的傳播是最為溫和的佛教從未試圖輿破壞其他的宗教。湯氏表示,佛教在其所到之處,不僅願意和當地的各種宗教和睦共存,佛教甚至也樂意輿各種宗教形成彼此關係密切互依互存的共生之體symbiosis)。湯氏表示,正因為這種重視輿倡導和平的精神,佛教的傳播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激烈反抗。湯氏曾經提到,中國人曾成功地將佛教文化吸收到中華文明之中;而且在將佛教融入其自身之後中華文明依然保持著其本身文化上的連續性沒有斷裂。相較之下,古代羅馬人對於基督教最初的強制推行卻造成了羅馬自身文化上的斷裂,並造成了該區域希臘文明在當時的衰頹輿沒落。(就在當時強制推行基督教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Emperor TheodosiusI)過世之後,羅馬便發生了國家內部的分裂輿動蕩。)湯恩比博士認為中國能夠統合世界的能力主要來自於中國人的歷史輿經驗;筆者心想,在湯氏的眼中,古代的中華文明輿佛教雙方互動交融的那段歷史,應當被看成一偉大之文明輿一偉大之宗教彼此相遇結合歷史此一珍貴之歷史經驗能為世人對於世界統合以及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遠景帶來無限美好的企盼O 以上註解完。)

湯恩比博士認為,客觀而論,人類的歷史應當會將統合世界的責任交付到中國人的手中;他表示,中國能夠統合世界的能力主要是來自於中國人的歷史輿經驗(而不單單只是因為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更不會是因為中國當代的武力發展)。湯氏在其著作中表示倘若中國人肯掌握機會承當此一歷史責任那麼這一次人類統合不僅只是過去東亞文明那種區域性的凝聚此次中國人所領導的,將會整個地球真正的大一統

(筆者按:湯恩比博士曾在他七十八歲時所出版Change and Habits (轉變輿習性)》一書。此篇報告中有許多部份都是參考該書所編寫成的。該書在全台灣的圖書館可能只有一本。本人曾向國外取得兩本此書初版之印本,並已寄予香港佛協轉呈於於尊敬的淨公老和尚。此部英文書籍沒有任何的中文譯本,華人世界罕知其存在。日本人曾在一九七0年代將此書翻譯出來,本人已將日文版的舊書買下,但目前該書仍暫置於日本,以後才會寄到台灣。)

-此份初稿 完-

(因為目前暫無時間對這份稿件再進行多次的校對,因此可能尚有多處需要修訂之處。本人對於佛教只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就算聽經也有可能會聽錯意思,因此若本文中關於佛教部份有敘述錯誤之處,煩請刪除或修訂之,非常感謝佛協這邊的協助。 --編者謹上)

-------初稿文字版結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